Saturday, January 23, 2010

携隐谈banking

绝对同意 楼主所说,在这个过程中,绝对应该在看到bright side的同时,也去看dark side,好好衡量两者结合后的结 果,然后再理智的决定自己是不是要pursue这个行业,而不是只看到好的方面,或者甚至都不知道banking具体有什么好的,就一窝蜂 地跟着大家去拼去抢。

Banking的很多弊端,众所周知,工 作时间长,工作压力大,工作伙伴很多很混蛋但你还是要持续地kissing ass,第一两年基本没有私人时间,而且很多时候可能在做无用功,再加上 随时可能毫无征兆地被通知走人,有今天没明天,对很多人来说,确实不是一份理想的工作。但是每年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地加入,加入之后又后悔。这一点上,必须 要承认老外比我们做的好,他们通常对自己的careerlife考虑的比较清楚(不过这也是 因为他们从小就经历这个选择的过程)。而咱们国际学生对recruiting和各行各业没有那么熟悉,很多时候会盲目想要抓住大家都说好的东 西。而且不做banking做什么呢?Banking这么早来招聘,很多人可能 觉得我都还没有想好要做什么,要是浪费了这个机会(大多firm都是很在意你对每次活动的出席率的),以后后悔怎么办?还不如现在先抓住,等以 后觉得不合适了,再转头也来得及,反正corporatebanking来的晚,平时也不需要那么多 的networking,拿不到bankingoffer再去争取corporate的呗,这样一来最保险。

其实这个想法绝对是错误的。首先如果万一最后没有land一个bankingoffer,要找corporate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的。我 不知道在别的学校怎么样,但是在我们学校,因为本来就比较diversified,一开始就对corporate就很感兴趣的大有人在。虽 然corporate平时的networking比较少,但人家也会来啊, 如果面试前所有的活动都不见你出现(不要指望能同时去所有的招聘活动,很多有时间冲突,没有时间冲突你也不会有多余的精力),到了面试才说你对他们公司感 兴趣,谁信你啊?说实话进了一个校门,除了两头的少数派之外,大多数人的能力都在伯仲之间,对招聘者来说,对公司真正感兴趣,有长期留在公司的潜力的,而 且从一进学校就开始准备的,绝对比临时倒戈的要优秀的多。事实也是,这部分人在面试中的表现,的确会比你出色的多,即使可能他们的背景没有你强,能力没有 你好,但是商学院的招聘过程,说穿了就是一个看你准备的有多充分多完备的过程。(当然,背景暴强的牛牛们除外,麦记出来的,或者前banker,到了最后一刻再出现,corporate们也会喜欢的。)

其次就算你有幸最后拿到了bankingoffer,但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个 行业,你还是很难呆长久的。你以为recruiting结束了就是the end,从此以后就是happy life了吗?好戏才刚开场呢,从 进firm开始,就是永无止镜地kissing ass,从MDanalyst,每个人都是你kiss ass的对象,一个不小心,你都 不知道得罪了谁,甚至不用得罪,有人看你不顺眼了,或者你在他们眼前晃的不够,人家不记得你了,那你就别想进你心仪的部门了,等着被踢到烂部门去吧。好不 容易进了你想要进的部门,可以放松了吗?还早呢。你得继续找到可以攀爬的大树,靠上去,到处去求活,不然,要不就是要开除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你,要不就是 所有的脏活累活无聊活都派给你,别人的名字出现在deal announcement里,你干的活最多却从来不上live deal。好吧,就算你天生就八面 玲珑人见人爱,你还得真的有实力,不然抵不过大家的抗议你还是要走人。别说是一个月每天4点到8点,就是连续一个星期每天4点到8点,你已经想要天亮就去HR那里辞职了(最终是太困了 你直接回家睡觉,等项目告一段落,你补过觉活过来,你又不想辞职了,周而复始,直到你被开或者实在不能忍受自动辞职为止)。

以上描述可能太过片面夸张,可是每个阶段都有无数的例子。每年我们 都有无数人快乐地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个行业,甚至很多人连年终的bonus都熬不到就急着走人了。其实Banking的投入很大,回报也没有想 象中那么快。Recruiting的一年,相信大家都已经尝到味道了,入行的第一年,就算你是associate,也一样是从analyst的活干起的,第二年稍微好 一点但是还是很忙,如果这个时候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种生活,那把最宝贵的几年青春浪费在这上面有什么意义呢?说句肉酸的,在最美好的年纪,你牺牲了自己 的相貌(老的很快),你所有的私人兴趣,你的朋友,家人,没有享受到生活的一点乐趣,这一切为了什么呢?光为了那么一点钱?完全不值得。

不知不觉就说了那么多,大家不要嫌我罗嗦。Bottom line是,MBA是大家手上最后 一张王牌(这是我采访DukeSam大哥的时候他说的),出掉了就没有了,一旦你land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 作,MBA为你提供的所有career方面的优势和服务就基本全终止了,你再想转行那成本就会非常高,机会也很小了。MBA只是短短两年,毕业之 后的生活还很长,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你的工作上,要是找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,那真的很痛苦,等到这个时候再来想重新开始就很没意义了。

----

说完弊 端,也要来澄清几个楼主对banking的迷思(就事论事绝对没有针对的意思)。首先声明,本楼会说到一些我喜欢banking的地方,给完月亮背面也给 个正面,纯属个人体会,如果有人觉得我有任何夸耀,那纯属误会。

楼主说班里很多以前做banking的都不肯再回去了,那先要 看的是他们都去做什么了,其实大多数analyst做到第二年都进PE了,不进PE选择(有些是没的选择)进 商学院的,要么就想毕业后进PE,要么自己做fund,要么创业,后者最少,总的来说就是会进做跟banking差不多的活但钱拿的更多life style更好的行业,想进其他行业 的凤毛麟角。如果没办法进这些行业,那大部分还是会回去做banking。除此之外,还要考虑到这些以前做banking的,绝大多数都是analystAnalystbanking中最苦最无聊工作时间最长 的,而且即使他们拿的比他们的同龄人多,相比banking中的senior来说都少的可怜。有过那两 年痛苦的经历,不想回去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本来10analysts里面能熬到第三年的也就只有 两三个,能熬到升associate的就大概只有不到半个了。

说到香港的banking,香港比美国要苦很多很 多。楼主说的hours对香港来说可能正常(不过 你说的大概也是analyst吧?),对美国来说其实并不常见。的确熬夜对banking来说是家常便饭,可是连续 一个月每天4点到8点那绝对是香港特色(针对junior)。在美国大概平均下来一个月有一半时间能在12点前下班吧,当然工作时间 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上的项目,也取决于你进的部门(比如M&A, Healthcare, FIG等部门在哪都比较忙),但是banking的特色就是跌荡起伏,忙的 时候忙死,但是忙完一段就会稍微正常那么一阵,这时候就会觉得生活真美好啊。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阵子我的deal天天做到早上5点,每天走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骂F,觉得完全不值得,但是突然有一天,忙完了,有一整个周末都没有接到新活,睡完懒觉起来和朋友吃了顿早茶,逛了逛街,去书店看了 一下午书,去超市买了一堆水果,晚上窝在家里用投影看肥皂剧,一天都觉得真幸福啊真幸福啊,特别高兴。相比之下,商学院二年级拿到offer以后,每天就是窝在家睡懒 觉吃零食看电视,反而觉得生活真是无聊啊。

即使是在忙的时候,也不全 是没有甜头的。Associate很多时候就像个项目经理,活analyst全干了,你要给instructions,要检查,要对所有的东西 了如指掌以便应付MD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各种问题,要应付客户的需求,要对VP解释你是怎么做的,要协调公司内公司外各种资 源,还要不停学习项目过程中冒出来的新概念,新知识。这个过程其实是很有趣的。有时候跟MD开电话会议,会觉得从他们的对话中学到很多,有时候看MD们的 策略,会被amazed,觉得原来价格是这么被抬 上去的,有时候会想说,原来CEO们是这么管理公司的。。。而且,每个项目都是新的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是什么,在我的case,也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是 什么行业,每个公司的管理风格不同,行业不同,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事情就不同,永远有层出不穷的challenge,这种时时心惊肉跳但又时 时化险为夷的过程,就好象坐过山车一样,其实很精彩。(当然心惊肉跳永远大过于化险为夷,而且能这么精彩的只有live deal)。

总之,有些人就是一闲下来就发慌。我有个star analyst,工作非常之卖力,做的也 非常出色。每次我们熬夜做东西,他的表情永远是兴奋大过不情愿(不过他还是第一年)。问他为什么来做banking,他说做其他的他会无聊至 死。如果你也是这种人,那banking绝对是乐趣大过于受罪的。

扯远了。说回香港。虽然比 美国要苦很多,但是对拿小红本本的咱们来说,钱拿的也比较多。在美国,将近40%的收入都贡献给了美国政府,咱还一点好处没有,纽约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更不用提 了。但是在香港,税率16%不说,公司还给补贴房钱,一年下来差距不小啊。还有,香港的圈子小,大家关系近,几乎天天一起hang out,生活比美国精彩的多。

---

最后我想 说说中国学生的通病。可能会说的不太好听,大家不要介意。我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,只是想以一个走过很多弯路的过来人的身份,给大家说点真心话,没有觉得自 己走过来了就很了不起的意思。

07年做的banking实习,08年做了一年的career counselor,给一年级想做banking的人改resume给建议做mock interview。毕业后开始回学校招聘, 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。三轮下来,加上平时偶尔有时间回CD看到大家对于招聘的感想和困惑,我的感觉就是,除了大家对很多行业一知半解之外(这我们可以补 救),很多同学都太天真了,别说是career,很多人连自己为什么要读MBA都还懵懵懂懂,很多最基本 应该做好的准备都没有做,和那些从大学开始就接受career service教育的natives相比真的有很大的差距。其 实很多时候,recruiters比我们想象地更加能容忍语 言和文化上的劣势,因为他们理解我们是国际学生,但是有很多差距是美国人不理解,从而不知不觉会伤害我们的求职机会的。

首先,就是很多中国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糊里糊涂,不知道自己到 底要干嘛(部份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MBA)。Banking的头一两次recruiting eventsnatives都有清晰的目标,决定要做banking的,原因一二三四(即使这 个一二三四都是国际通用答案,他自己可能也糊里糊涂,但起码人家装的像,说的有底气),还没决定要做banking的,也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 为什么他们对banking有兴趣,还有哪些疑问和concern。反观中国同学呢,一谈之 下就知道他们对banking知道的东西基本为0,问的问题也都非常的基本,比如,你们一周工作几个小时啊?是不是真的很忙啊?你们到底 做什么的啊?我想说,在美国人的眼里,全世界都和美国应该是一样的,他们再没概念,也知道banking一周工作80小时以上,也知 道IB是干嘛的。问出这么基本的 问题,就等于告诉他们,我不知道啥是banking,我也没有做homework。我纯粹是来打酱油的。

这个多少是因为大家没有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,所以没有全副心思扑在 准备bankingrecruiting上。其实是不是banking都一样,越早做决定,受益 越大。如果你不确定,早点去学校的career center谈,多问问自己的美国同学,早点开始看Vault uide。至少,做出个你做过home work的样子来。

还有就是,中国同学很多都没有自信。很多人问完以上三个问题,看我 比较nice就会问,我的语言不行呀, 我的文化差距呀,我很concern呀,我有多少机会啊。这些问题,作为公司的招聘者,我真的不知道要作何回答。你都不知道你行不行了,我怎么 知道啊。其实头一两次公司真没期望你有多厉害,你有信心你将来能做好就行。

其次,我觉得很多人都有点 浮,没有沉下来,认识到MBA就是重新规划自己的career的过程,而总是有点在做梦的感觉。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得有失,就拿banking来说,将来exit的选择多,钱多,接触的客 户层次高,有挑战性。。。时间长,要牺牲健康,朋友,家人,要不停networking。。。你喜欢就是喜欢,不喜欢就是不喜欢,做好决定,就要好好花心 思去做准备。国际学生有劣势,就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准备,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些同学像梦游似的,第三次event了,连M&Acoverage还是product group都不知道,还在问,你一周 工作几个小时啊,我简直想昏倒。

最后我想说,有很多细节, 其实是很重要的。比如,thank you note是一定要写的,不然我怎么记得住碰到过你跟你谈过呢。比如,你的profile里面的照片是一定要放的, 不然我怎么对的上谁是谁呢?每次我回学校按照thank you note上的名字查,很多中国同学头 像都是空的,真的错失给人留下印象的良机啊。

时间关系,我就不多说了。 其实招聘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很琐碎,一时半会解释不完。其实很早就想开个Q&A,和大家share一下我的经验,不过这个是 申请版。。。不知道版主让不让发啊?

1 comment: